2014年,海南省工商部门探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、“先照后证”、
“一址多照”、放宽住所登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,推进,激发了市场活力。2014年1-11月,全省企业新增登记22703户,同比增长47.23%;新增
注册资本(金)1544.4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8.86%;全省个体户新增登记47873户,同比增长26.78%;新增资金数额33.59亿元人
民币,同比增长37.01%。
1.试水“一照三号”
一个审批窗口就能办3个部门的证照
2014年12月26日,东方市政务中心的联合审批窗口,发出了辖区内首张“一照三号”营业执照,成为继洋浦经济开发区后,我省**个试水“一照三号”的
市县。以前要跑税务、质监、工商三个部门,分别填写申请表格,分别审批领取证照,现在在一个审批窗口,就可以一次性办完,而且办结时间也从以前的3到5个
工作日,变为了1个工作日。该项措施简化审批手续,缩短审批时限、提高审批效率,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便捷的服务,是我省工商部门2014年推行的各项登记制
度的一个缩影。
2.注册资本认缴制
启动资金少不要紧,照样能注册公司
“海南作为全国较大的经济特区,要大胆探索,先行先试。”在去年海南省工商系统的视频会议上,省工商局局长陈楷多次要求各市县工商局,甩开步子、敢闯敢
干。我省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前,企业注册实行资本实缴制,工商登记注册后必须实际到账,并且3个月内不得随意周转。注册资本实缴制占用了企业的启动资
金,抑制投资创业热情,降低企业资本营运效率。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而言,是注册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海南工商部门推行认缴登记制,使广大创业者直接受
益。陈雷和两位校友凑了30多万元启动资金,去年11月顺利注册了自己的公司。“我们启动资金少,如果实缴资本,我们都不敢来注册公司。”陈雷说,注册了
公司后,他们出去和别人谈合作也更有底气。
3.推行“先照后证”
可以和180项前置审批说“拜拜”了
海南工商部门实行的“先照后证”制度,使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,登记不再审查许可经营项目的许可证件;营业执照可不载明经营范围。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
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,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,如果从事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,再向主管部门申请。领取营业执照后,一般经营项目即可自主经营。这一
改革措施的出台,大大简化了企业办证手续。
记者了解到,此前我省实行的“先证后照”工商登记制度,前置审批多达180项,且名目繁多、程序繁琐,不利于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业热情。比如,注册一个
海鲜排档,在取得营业执照前,需要先取得环保、卫生、消防、餐饮服务等多个许可证,办好各类手续少则需要3个月长则半年。
4.允许“一址多照”
同一地址可作为多家商事主体的住所
近年来,写字楼、铺面租金不断上涨,动辄7000-8000元甚至一两万元,对于一些小微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省工商部门主动为企
业服务,实行同一住所可为多家商事主体住所的制度,允许“一址多照”,只对市场主体的住所予以登记,不再对其经营场所进行登记,相关联的市场主体可以用同
一地址登记为住所。
在经营场所方面,三亚出台了《三亚市企业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管理办法(试行)》,为企业进一步松绑,明确了只要符合国家法律、法规及管理规约的规定,遵
守公序良俗,并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,可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,充分释放场地资源。该办法规定,企业从事前置许可经营项目的,前置审批部门已对企业住所
(经营场所)进行核准,并在许可证或批准文件中标明的,登记机关可按照有关前置许可证件记载的住所(经营场所)直接登记,可免予提交住所(经营场所)合法
使用证明。
5.清理工商代理市场
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代理机构
以前,企业登记注册手续繁琐,工商局附近总是盘踞着很多工商代理机构,这些中介机构搭便车吃“行政饭”,截留了改革释放的各项政策红利。为进一步清理市
场,减轻企业负担,在简化办证手续、降低办证门槛的同时,2014年7月14日,海南省工商局下发《关于规范企业注册代理机构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各单位应
将辖区内代理机构的名称、注册号、成立日期、法定代表人(负责人)及各代理机构执业人员名单等信息造册备案,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代理机构。在全省范围内,
对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进行专项清理整治,共清理代理机构281家,其中,清理搬离工商机关及登记窗口周边的代理机构3家,规范133家代理机构的名称和经营
范围,将116家失联代理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行信用公示,各类中介机构开始纷纷关停或转型开始从事其他业务。